close

戲棚的後台一般就是舞台的後半部,中間隔著布景作為隔幕,看戲的小孩子很喜歡穿梭於後台上下,好奇沒膽子的就在棚下看演員上妝,膽子大的就會躍上後台,直接近距離的體會戲班開演前的準備程序,通常上後台的人都會接受警告,說哪兒都可坐,就是不能坐、更不能躺在「戲籠」之上,而特別是女孩子,更嚴禁坐在放置頭盔、戲帽的箱子上頭。
戲籠,一般是指戲班置放戲服、道具的金屬箱子,不能坐或躺的禁忌,是因為相傳戲籠被坐或被躺,則會導致這個戲班的潰散,即所謂的「倒籠」;而踢戲籠也不行,踢了,表示對這行業的不尊敬,是會阻擋戲班以後戲路業務的。而女孩子若坐於放盔帽的戲籠上,則會為戲班帶來霉氣。
另外,劇團諸多道具中,通常取來當作嬰兒的假娃娃,一般稱為「喜神」或「太子爺」,在沒上戲之際,其具有神聖性意義,也不可以在後台輕易當成玩具玩耍,太子爺在戲班的神祇地位,是僅次於戲神祖師爺的,對其不敬,亦會給戲班引來災禍;而「喜神」也甚少外借給其他戲班使用,免得喜福之氣外流,得不償失。
而在後台,也該避免吹口哨,實因哨聲有喚狗之疑,而玉犬乃戲神護駕將軍,以口哨呼喚將軍爺,是屬不敬行為,會致使戲班演出機會吹了的;再者,演員私下也禁食豬舌,因為豬舌體積大,有「大舌頭」之慮,吃了恐有唸白結巴,嗓音倒嗓的意外情事發生;而演員對談之間,也要避開說「豬肺」,因為「肺」與台語的「戲」乃為諧音,講豬肺,就等於說了豬戲,好似演戲的演員成了豬一般。
演戲之前,演員都不適合吃辛辣味重的食物,也因此,請戲的事主也多半不會在上戲前邀約演員聚餐吃飯,以免誤傷喉嚨,導致當晚的演唱狀況不佳。
戲班的民間藝人,多半會信守這些準則,嚴守犯忌情況發生,不過,時代不斷變遷,新一代的年輕從業者,又或者對戲班習俗不甚瞭解的觀眾,若偶有打破禁忌之舉,相信也很難去嚴厲苛責他們,但了解戲班禁忌與習慣,是可以讓爾後彼此的互動,盡量減少誤會與摩擦的產生。


轉載 http://www.worldjournal.com/wj-va-art.php?nt_seq_id=1636654 世界日報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ng90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